切換地區 [ 四川 ] 歡迎訪問祥蕓官方網站!
184 8200 1949成都購公墓     拼團享低價

風水文化

當前位置:首頁>購墓資訊>風水文化

成吉思汗不可能毀挖西夏王陵?蒙古人不講墓地風水

時間:   訪問量:2338

關于西夏王陵與成吉思汗,在今天寧夏這個地方大致的說法有兩種:一種是成吉思汗在滅西夏前,把西夏王陵給挖了,破壞風水;另一種說法是,成吉思汗軍在滅西夏后,將興慶府屠城并毀滅西夏王陵而去。


成吉思汗


這兩種說法基本是胡扯的,因為西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幾大正統王朝都不曾認可,所以沒有為它修正史,而西夏王陵的盜掘也在歷史中沒有記載,所以,這兩種胡扯的說法也便有了很大的市場空間。但是,胡扯也是需要“依據”的,因此,有這樣一種說法也便浮出了水面。即是:西夏王陵是被蒙古軍隊破壞了的。成吉思汗病逝于遠征西夏軍中,蒙古軍隊不久后滅亡西夏。這時陷入戰爭癲狂狀態的蒙古人大規模的破壞了西夏王陵。所以,我們今天看到的西夏王陵都是空墓。西夏王陵的建制由中原文化影響,有大量的地面建筑。我們今天之所以看不到這些建筑,主要原因就是當年蒙古人的破壞。而王陵上的封土夷平困難且需要時間,對蒙古軍隊來說夷平一座土山也沒有意義,所以它們才能殘留至今。


這種胡扯表面上看來是有一定“邏輯”的,但實際只是一相想像的空間,沒有任何歷史依據,當然也就沒有真正的邏輯可言。


我們都知道蒙滅西夏之戰為蒙古擴張的其中一場戰爭。戰爭分為三個部分:蒙古首次侵西夏、蒙古西夏結盟和蒙古再度侵西夏。1227年,在戰爭的最后一部分,西夏末帝出城投降,西夏正式宣告滅亡,而歷時22年的蒙滅西夏之戰亦宣告結束。拖雷后來依成吉思汗之愿殺掉末帝。蒙古大軍隨即于西夏都城中興府屠城,大部分西夏建筑皆被破壞、毀滅。


今天,我們都知道西夏王陵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部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,蒙滅西夏之戰的前兩個部分里,蒙古軍隊不可能深入了這一區域的;第三部分,即是西夏真正被滅的那一部分,蒙古軍隊中(慶)興府屠城這事兒沒說的,但要讓他們去幾十公里以外的西夏王陵并毀壞它,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。


蒙古軍隊


為什么呢?即是1226年秋天,帶著夫人來征討西夏國的那個長年在外征戰的67歲老人,成吉思汗死了,這對蒙古軍隊來說是天大的一件事兒,他們不可能再去尋找幾十公里外的西夏王陵并毀壞它。再就是根據我國古籍的記載,蒙古人去世后是不留墳丘的,就連皇帝也不例外。《元史》:“國制不起墳壟。葬畢,以萬馬蹂之使平,彌望平衍,人莫知也。”意思是說,埋葬皇帝的地方,派群馬一踏,如平地一般,時間一長,青草樹木一片綠油油,就誰也不知道了。因此,蒙古人是不破壞陵墓的,他們沒有漢族人心中陵墓的風水概念。


我們今天看到的西夏王陵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才被真正發現的,考古學家只是說,西夏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,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。不幸的是,公元1227年,蒙古成吉思汗的大軍攻下了西夏王朝后,對西夏黨項人進行了毀滅性的殺戮,西夏王朝的典籍也損毀殆盡,曾經顯赫一方的西夏王朝留給后人的,只是一個又一個謎。誰也沒拿出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毀西夏王陵的直接證據,所謂蒙古軍隊毀西夏王陵不過揣測而已。更何況,我們今人上世紀70年代發現西夏王陵,并不等于前人沒發發現它,只是沒有開挖而已。早在明代洪武年間,西夏王陵被明朝政府發現,并已經出現了認為其為西夏王陵的論斷。


明代詩人云:“賀蘭山下古冢稠,高下有如浮水漚。道逢古老向我告,云是昔年王與侯 ……”這首詩選自《嘉靖寧夏新志》,叫《古冢謠》。古冢,古人的墳墓,此指西夏王陵。誰能保證在這么長的時間內,西夏王陵就不會被盜呢?但這已經和蒙古軍隊沒有一毛錢的關系了。


相關信息

最新資訊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镶黄旗| 万州区| 沁水县| 静乐县| 汾阳市| 芷江| 福建省| 饶阳县| 丹阳市| 华容县| 黔东| 哈尔滨市| 廉江市| 华阴市| 肃宁县| 磐石市| 车险| 阳曲县| 榆中县| 毕节市| 思南县| 武陟县| 蛟河市| 清徐县| 旺苍县| 微山县| 静海县| 永川市| 东阿县| 英吉沙县| 涟水县| 沿河| 黄石市| 景东| 洞口县| 台中县| 辽宁省| 临沭县| 黑水县| 延边| 塔城市|